撰于 阅读 9

马背上的Godiva夫人

《马背上的Godiva夫人》 1. Godiva夫人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中世纪1040左右的英国,一个叫考文垂(后面还会分享关于这个城市的一些故事)的城市。当时控制这个城市的是某伯爵,他决定向人民征收重税,用来喂养他的军队。 然而本就生活在黑暗下的中世纪人民,再加上这额外的赋税,大家的生活都苦不堪言。 没想到,凶残的统治者却有一个美丽善良的夫人,这就是伯爵夫人Godiva。 Godiva夫人体恤民情,看见民生疾苦,便去恳求伯爵,减少赋税,减轻人民的负担。 伯爵当然很生气了,觉得自己的夫人为了这些贱民而哭哭啼啼,实在是很丢脸。 然而善良的Godiva夫人却坚持自己,一定要让伯爵看清楚,这个城市的人民有多么可敬,并不是他所认为的贱民。 于是,这夫妻俩打了一个赌。Godiva夫人将全裸着骑马上街,仅仅用长头发遮掩一些身体。如果全城的人都能够留在家里,不去偷看伯爵夫人,那么伯爵就给他们减轻赋税。 第二天,Godiva夫人便披着长发,坐在马背上,在考文垂城走了一圈。事实证明,确实没有一个人出来偷看。这样的结果让伯爵觉得很羞愧,也为了信守诺言,他决定立刻给大家减轻赋税。 考文垂市中心的Godiva雕塑 Godiva夫人的故事,其实就像咱们的孟姜女哭长城一样。没有太多明确的记载他是否真实存在,能流传下来,纯靠大家口口相传。 所以具体真相如何,有没有夸大的成分,咱也不好说。但是美丽善良的Godiva夫人以及她高尚的品格,成为了后人心中美的表达。 正如这幅画的作者一样,把所有的美好都展现在了Godiva夫人身上。现在再回头看画,是不是觉得画中的女子,也变的更美丽了呢。 西方的众多学者们也通过绘画,雕塑,等等,把自己心中的美,通过这个故事展现出来。其中一个最有名的,就是昂贵的Godiva巧克力了,不仅以夫人的名字命名,logo也是她。他家巧克力也确实够美丽的,就是吃不起。 Godiva品牌logo 2. 考文垂的故事 好了,听完了Godiva夫人的故事,再来叨叨Godiva夫人生活的地方,英国城市考文垂(Coventry)的故事,这次是真实的事件。 在战争以前,考文垂一直是英国一个非常重要的大工业城市,地理位置位于英格兰中心部。整个城市也保留了很多中世纪的建筑,文化及意义都非同一般。最终导致这个城市遭受毁灭性一击的,是二战中的一件事情。 当时德国法西斯正占上风,接连取得胜利,导致同盟国接下来的每一步棋,都至关重要。 英国以阿兰·图灵(就是苹果logo致敬的-人工智能之父)领导的情报机构,其实已经解读了德军正在使用的秘密情报系统,并同时破获了一条重要情报——德军将对英国的考文垂进行空袭! 当时考文垂的工业,对于战争补给也是非常重要的。收到情报的时任英国首相丘吉尔很犹豫,究竟是让德军知道自己已破解他们的密码系统,以拯救考文垂;还是丢卒保车,以便后期破获更多重要军事机密。 最终,丘吉尔选择了丢卒保车,并没有对城市居民进行提前警告。考文垂遭受了持续10个小时的轰炸,几乎被夷为平地。整个事件也造成554人死亡,4800多人受伤。 然而最后的事实,也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丘吉尔的选择。该密码系统,后期为同盟国提供了众多关键情报,扭转了战争局面。考文垂的牺牲也间接性的换取了战争的最终胜利。 直到现在,虽然战争已经结束,但是大家对这件事情的讨论却从未结束,很多人觉得丘吉尔的做法并不人道。 要我说,现在再去评价这件事其实也没什么意义,每件事情都有两面性,同时也没有哪一个人可以永远做出正确的决定,我们也没法判断另一种选择的后果,唯一能做的,就是去缅怀这个城市的牺牲。 我在留学期间,也去过考文垂这个城市。印象最深刻的是考文垂大教堂,经过二战的空袭摧毁,现在只剩下外墙和一个尖顶,不过依旧能够感受到它昔日的宏伟。 如今教堂的矗立,不仅多了一份沉重的感觉,同时也多了一份对于法西斯独裁主义的警示;给这件哥特式的建筑作品,增添了另一种艺术气息。 考文垂大教堂

评论已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