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
沙漠深处牧民人家的生活,比我想象得要好一些。至少,会比《隐入烟尘》里老四和贵英的生活,好上不少。 在新搭好不久的蒙古包里,摆放着两张招待客人的大圆桌,里面还有冰箱。虽然因为地理位置偏僻没有手机信号,但家里装上了 5G-WIFI。 巴特的妈妈,还是远近有名的厨师,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净净。

2
特别难的时候,吴向荣总会躺在 “一棵树” 下面,跟神树聊聊天。 吴向荣是腾格里沙漠锁边公益基地的创始人。他是土生土长的阿拉善人。 他父亲曾在腾格里沙漠种树治沙。吴向荣 2003 年从日本留学回来后,子承父业,他用了近 20 年时间,种了 700 万颗树,造了 40 多公里的绿色围墙,来阻止腾格里沙漠的扩张。 给巴特们带来希望的哈根高勒公路虽然修好了,但新的问题又来了。 由于缺少植被抓住细沙,路两旁的沙丘很容易随风移动。一些路段很快被沙子掩埋了。 发现这个情况后,吴向荣决定在哈根高勒公路的两边种树,阻挡住风沙。但连他都没有想到,在哈根高勒种树这么难。 2003 年开始,他在腾格里种了第一棵树。十几年来他积攒了大量沙漠种树的经验,打算原封不动复制到哈根高勒。 但第一年下来,他种的树苗,几乎都死了。 通往哈根高勒这段公路长达十几公里,横切沙丘而建。这里有将近六七十米的落差,本来水分条件就不好,不同落差的水分和条件,又不一样。 因为落差大,吴向荣他们为了种树,需要不停地上沙丘下沙丘,累得不行。春种风沙很大,低头埋土的工人,只能一边闭着眼睛,一边向里埋土。 跟吴向荣一起种树的工人老刘,在腾格里沙漠种了十几年的树。他的经验最丰富了。但只要一提到去哈根高勒种树,他腿都发软。 吴向荣没有放弃。他决心征服哈根高勒。但有人问吴向荣,你觉得种树最难的是什么,是缺人还是缺钱。他无奈地回答: 缺意识。 在这里种树最大的问题,是你种了树,牧民的羊就进来啃了。你种一大片,它啃上三次,树就没了。 吴向荣认识到,想在沙漠里种好树,必须要改变牧民的意识。只有种树和维护树木的主体变成当地牧民,才能带动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,进入良性循环。
3
巴特的父亲是个老兽医,退休后继续放牧。他也经常在家门口的绿洲种树,但在黄色的沙子里种出树来,简直闻所未闻。 最多坚持三年,三年之后一定跑了。 吴向荣被牧民们笑话了好几年。 当别人满是质疑,觉得沙子里种不出树时,吴向荣总会跑到 “一棵树” 下面呆一呆。冥冥中,他总觉得这棵延续了 300 多年的生命力量,一直在鼓舞着他坚持,不要丧失信心。 一棵树就这样看着我们。我想让所有牧民都能建立起信心。 花棒是一种灌木,最多能够长到两米多高。 它也被叫做沙漠姑娘,为了能吸收到水分,它扎根的深度是地上高度的五六倍,最多能深入地下十几米,它长出的花棒花,也是放牧最好的饲草料。 每年,吴向荣在哈根高勒公路边种下的花棒树苗,只有五分之一能存活下来。吴向荣坚持了五年。


来源:兽楼处 微信号:ishoulc
评论已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