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今年六月,OPPO 拿出 8 亿,小米掏出 10 亿,撑起了这次史无前例的超级 618 大促,效果是显著的 —— 当月出现了今年上半年国内手机市场唯一的一次增长 —— 出货量达到 2801.7 万部,同比增长 9.2%[4]。 与之相对的,是今年上半年国内手机出货量为 1.36 亿部,同比下降 21.7%。


对于手机,甚至到整个消费电子行业而言,超额利润的唯一来源就是差异化的功能和体验。如今手机的升级无非是老几样 ——CPU 处理更快了,摄像头又多了一个,屏幕又大了 0.1 寸,充电速度又快了几分钟。

品牌高端化的本质,是为了获取高端的客户。而高端化也是小米一直以来的目标,为实现这个目标,小米打出了两张牌。 第一张牌,是通过提供高端的定价,来获取高端客户。 以 7 月份发布的新机小米 12S Ultra 为例,CPU 用的,是骁龙 8 Gen 1,当下最好的处理器之一,屏幕用的是 OLED 曲面屏,摄像头用的也是莱卡,绝对是顶配的卖相。 定价 6999 元合情合理,接着在雷军 8 月份的演讲上回顾这款产品的时候,却完全没有提到销量。 并且,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,小米也推出了多款高端价位的手机,自从小米 10 以来,定价就已经站上了 4000 元,但一直以来,销量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突破。 小米的第二张牌是加大研发投入,用来构建差异化。雷军在最新的发布会上也说,未来将投入 1000 亿用于研发。 但从小米最新推出的 MIX FOLD 2 的来看,虽然售价近万,但拆分来看,高价更多的来源依旧是高通研发的骁龙 8 ,莱卡研发的光学摄像头,三星研发的 Eco OLED 材质的内屏,而不是自研的微水滴形态的转轴。 并且微水滴形态的转轴,并不是一个足够有吸引力的差异化。毕竟,在 A15 芯片与微水滴转轴之间该如何选择,懂得都懂。 两张牌打完,平均出货价依然在 1000 元附近徘徊。

评论已关闭